元宇宙营销正以惊人速度重塑商业版图,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400亿元,Z世代月均虚拟消费超800元,耐克虚拟鞋履单月销售额破千万……数据背后,行业陷入“噱头”与“蓝海”的激烈争论。光鲨运营教育认为对运营人而言,厘清行业本质、提前储备核心能力,已成为把握未来十年营销话语权的关键。
当前元宇宙营销呈现“冰火两重天”态势。一方面,行业存在概念炒作乱象:部分企业借“元宇宙”之名售卖虚拟土地、区块链游戏,甚至出现“40天翻18倍”的非法集资骗局;另一方面,技术驱动的实质性突破正加速落地。例如,华为河图引擎将渲染时延压缩至20毫秒,蓝色光标7天即可完成虚拟活动策划,耐克“Nikeland”虚拟世界单月吸引超百万用户参与,奢侈品品牌通过元宇宙发布会实现客单价提升35%。
这种矛盾本质是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预期的错位。赛迪顾问预测,2027年中国元宇宙产业规模将达1676.7亿元,但硬件普及率(2027年VR/AR出货量2527万台)与用户习惯培养仍需时间。运营人需清醒认知:元宇宙营销不是短期投机工具,而是重构“人货场”的长期战略——Z世代贡献45%虚拟商品消费,新中产数字资产关注度攀升,用户需求已为行业爆发奠定基础。
技术融合能力
掌握AI生成式内容(AIGC)、空间计算等底层技术成为必备技能。例如,AIGC可将虚拟偶像直播成本降低60%,商汤科技的空间计算技术已实现厘米级场景重建。运营人需理解技术原理,能与技术团队协同开发虚拟试穿、动态数字藏品等创新应用。
场景创新能力
从“创造故事”到“用户共创”的转变,要求运营人具备场景设计思维。Gucci在Roblox平台开设虚拟旗舰店,用户可自定义数字服装并参与设计投票;宝马通过元宇宙发布会实现用户停留时长增加80%,关键在于构建“社交裂变+UGC激励”的闭环生态。
合规风控能力
面对虚拟货币炒作、数据安全等风险,运营人需建立合规防火墙。国家《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》明确虚拟资产确权标准,运营方案需规避代币发行、非法集资等红线,同时完善用户隐私保护机制。
行业已进入“技术验证+商业落地”的关键期。光鲨运营教育建议运营人需摒弃“蹭热点”思维,聚焦技术融合、场景创新、合规风控三大核心能力建设。当70%品牌营销活动融入元宇宙元素时,提前布局者将主导下一代营销话语权——这既是挑战,更是重塑行业格局的历史机遇。